枝江酒業如日中天,2005年更是再創佳績,實現銷售收入9.5億元,比2004年增長30%,各大區域市場紛紛奏捷,超額完成年初規劃。從數據上分析,省內市場銷售突破7個億,創白酒界單一省份銷售“神話”,省外市場還不足2個億,單個區域市場銷售不超過8000萬。筆者在省外負責區域市場銷售已有二年多時間,就枝江酒外埠市場拓展過程中的一些想法與諸位同仁探討,共同探求一條有利于枝江酒外埠市場發展之路。拓展外部市場,我們有如下三大優勢。
一是產品的質量過硬。枝江酒業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產品質量,有一支強大的技術質量隊伍,就產品本身而言,消費者最信賴的就是我們的產品質量,這也是公司一個較為核心的競爭力。
二是枝江酒業的口碑好,講誠信。在銷售過程中,我們一直奉行“以質為本,誠信天下”的經營理念,無論是經銷商、廣告商還是廣大的消費者,都說到做到留下了較好的口碑。
三是枝江酒業的實力,能夠為外埠市場提供長期支持。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,具備了較強的經濟實力,可以和絕大多數白酒品牌一爭長短?,F在的競爭,最終拼的是實力,有酒業做為堅強后盾,拓展外埠市場只要方法得當,將戰無不勝。
枝江酒業要想實現再一次飛躍,締造全國性品牌,拓展外埠市場是必由之路,對此,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一、明確的整體定位。現階段,枝江大曲在全國市場不可能像金六福、瀏陽河一樣全面開花,孰重孰輕,一定要定位明確,一旦確定,應該舉全公司之力攻其一點,扭轉外埠市場無亮點的不利局面,廠商之間更像一種博奕,特別是省會市場,相互之間若不積極主動,相互猜忌,廠方不拿出氣魄,殆誤戰機,便會前功盡棄。
二、了解區域文化。我們常說做枝江,就應該了解枝江文化,同時,我們更應該了解各區域市場的特定文化,并非公司思路全部是對的,商家的全部是錯的,反之也不對,既然合作,應該在兩種文化中找到一個相互認可的平臺,才能長遠合作,且要求我們具有很大的適應性,最大程度的適應當地文化。
三、正確的產品定位。枝江酒價位實在,消費者并不一定買帳,因為現在的白酒賣的是一個綜合因素,包括酒質、包裝、廣告、促銷、價位、品牌等,外埠市場我們應該在了解區域文化的同時,給出準確的產品定位,比如北方市場促銷應著重考慮安徽市場包裝外箱帶、手提繩等,不可走一步看一步,找準自己的位置,才有一線生機。
四、營銷思路的某些方面。做為白酒潮流的引導者。現在,我們絕大多數是扮演一個白酒潮流的追隨者,雖兢兢業業,但已步入后塵,難有大的作為,因而在營銷思路上,公司應該尋求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在某一特定的方面作為潮流的引導者,如“四特”美元銷售的巨大成功,“黑土地”精美的促銷品風靡北方市場,我們亦可通過營銷思路的一招鮮在外埠市場尋找突破口。